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北京文化論壇、金融街論壇、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等品牌會展活動的舉行,北京市在國際會展業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在近日舉行的2025北京國際會展組織圓桌會上,國際展覽界嘉賓圍繞“會展如何賦能城市產業發展”“會展業如何帶動城市消費”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會展是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重要載體,是連接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國內與國際的重要橋梁。”北京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圓桌會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提振消費等需求,邀請全球會展業領軍者探討新形勢下會展業發展趨勢和北京會展業發展重點,凝聚行業智慧,發出前沿聲音,為北京發展建言獻策。
此次圓桌會的與會嘉賓既有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等國際會展組織和行業機構的負責人,也有新加坡旅游局展覽與會議署等政府主管部門和貿促機構負責人,還有法國智奧、英國勵展等全球知名會展企業負責人。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展負責人對北京會展影響力給予了充分認可,并對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北京市國際服務貿易事務中心主任趙旗舟表示,會展業聚集了國際高端資源,在城市對外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平臺和窗口作用。北京作為重要的國際會展目的地城市,會展資源要素高度集聚,會展活動市場活躍,具有突出優勢。不僅如此,展會期間達成的各類成交項目的落地率和金額執行率都超過90%,展會效果十分突出。
會展行業具有典型的“一業帶百業”的特性,其“乘數效應”不可忽視。“全球會展業每年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2000億美元,可提供340萬個就業崗位,覆蓋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國際展覽業協會首席執行官柯世祺表示,基于這種規模經濟,參與者每花1元就將產生2.4元的經濟影響,這樣的雪球效應還將伴隨著會展業的持續發展得以加深。
在漢諾威米蘭展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國良看來,會展賦能城市產業發展包括幫助產業集聚、促進貿易合作、推動新技術交流和展示、人才的交流和培養四個緯度,漢諾威米蘭將不斷提升展會的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流合作平臺。
會上,北京國際商會會展業專業委員會正式啟動,以期加強北京與國際知名會展組織和行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國際知名展會、企業機構落地北京、在京辦展,為北京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之都提供助力,進一步推動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轉載:國際商報